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有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之一,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然而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转移机制尚不明确。12月19日记者获悉,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单青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长昊副教授团队合作,在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发表关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揭示circTLCD4-RWDD3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目前研究普遍显示,淋巴管新生是介导肿瘤淋巴转移的关键步骤。肿瘤细胞与淋巴管之间需要通过多种信号分子传递信息,才能刺激淋巴管生成。细胞外囊泡是一种内源性纳米级膜颗粒,可运输分子货物,介导细胞间通讯,并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

  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circTLCD4-RWDD3在淋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显著富集。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证实,circTLCD4-RWDD3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转移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体内外功能实验也表明,circTLCD4-RWDD3可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管新生,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研究团队又从分子层面阐明了这一机制——细胞外囊泡包装的circTLCD4-RWDD3被淋巴内皮细胞摄取,并激活淋巴管新生的始动因子PROX1的转录,从而促进其表达,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管新生和淋巴转移。

  在小鼠足垫—腘窝淋巴转移模型中,研究团队阻断细胞外囊泡介导的circTLCD4-RWDD3递送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管新生和淋巴转移也得到抑制。这一结果提示,circTLCD4-RWDD3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李单青认为,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责编:乔业琼、杨迪)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