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7月19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暑假多场景近视防控二十问答》,其中提及“定期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可以清楚掌握孩子的远视储备量或近视状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李岩就此建议家长,尽早为学龄前儿童开展视力和远视储备量筛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李岩
什么是远视储备量
远视储备量是指正视化前的生理性远视,是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如果在睫状肌麻痹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则意味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因此,保留更多的远视储备量是目前近视预防的新目的。
远视储备量虽是新概念,但在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中愈加受到重视。除前述《二十问答》外,还有多份文件提及相关内容。如,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10月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不仅补充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不足的筛查方法,还增加对远视储备不足学生的科学诊疗与矫治方法。
近视防控亟需关口前移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李岩指出:“近视越早发生,发展速度就越快,同样-1.00D近视,6岁的小朋友每年近视增长比10岁的小朋友多,到18岁屈光度和眼轴的差距就会更大,因此越早发生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的概率就越大。”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幼儿园和小学成为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需要尽早开展评价远视储备状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加强分级管理等预防措施。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近视虽是五种“可避免盲”之一,但其发病率却随着社会压力和近距离用眼增多而不断增长。它不仅会遗传给下一代,还容易诱发眼底病变。
李岩表示:“开展远视储备量筛查,对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儿童尽早开始光学干预,来延缓远视储备量的消失,减少未来由于高度近视导致的视力障碍和致盲人数,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都是一条更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近视防控,先防后控。全社会需要一起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责编:孙红丽、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