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实习记者 李诏宇
近期,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导致的毒气泄漏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此次火车脱轨事故中泄漏的氯乙烯究竟是什么?氯乙烯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应该如何科学、安全地处置氯乙烯等危险化学品?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对人体与环境均有严重危害
“氯乙烯,也叫乙烯基氯,其化学式为C_2H_3Cl。”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教授修福荣介绍,“常温常压下,氯乙烯为无色有气味的气体,其密度小于水但大于空气,加压冷凝处理后可变为液体状态。”
此次火车脱轨事故中泄漏的氯乙烯并非气体状态,而是液体状态。这可能与加压冷凝处理后,液体状态的氯乙烯密度更大,每个车厢可以运输更多的氯乙烯有关。“氯乙烯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性。”修福荣指出。氯乙烯与空气混合时,其爆炸极限为4%—21%,在加压处理后则更易爆炸。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氯乙烯就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大量泄漏,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均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修福荣指出。
如果吸入或大量接触皮肤,氯乙烯会对人体产生十分严重的致癌和中毒作用。“氯乙烯属于1类致癌物,主要对神经系统、肝脏、消化系统及皮肤产生毒害或损伤作用。” 修福荣介绍。
氯乙烯的中毒主要可以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皮肤接触中毒3种。急性中毒时,轻度中毒者往往表现为眩晕、胸闷、嗜睡等。而严重中毒则表现为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时,中毒者会出现神经衰弱、肝功能损伤、消化功能损害等症状。皮肤接触中毒时,往往会造成中毒者红斑、湿疹、水肿甚至肢体坏死。
“氯乙烯大量泄漏到空气中,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修福荣指出。氯乙烯因为密度比空气大,往往会在低处扩散,其影响范围较大;氯乙烯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极易发生爆炸;弥散至大气中的氯乙烯会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反应和形成,为大气污染推波助澜;此外,由于其严重的毒性,氯乙烯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造成动植物大量死亡,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科学处置避免可能风险
此次发生于美国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给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处置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如何从中吸取教训,科学、安全地处置氯乙烯等危险化学品,避免类似的事故在我国发生呢?
“总的来说,我们要遵循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各种危险化学品进行处置。”修福荣说,“具体来说,在生产操作环节、储存运输环节、废弃处置环节上要遵守相关安全规范,最大程度避免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可能风险。”
在生产操作环节,要坚持密闭操作,做好安全通风。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毒面具、安全防护眼镜,穿戴防化服和手套;操作场所要远离火种和热源,安装防爆、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储存运输环节,储存时,要将各种危险化学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运输时,要按照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规定进行配装和运输,远离火种和热源,与氧化剂分开,防止日光暴晒。
在废弃处置环节,要根据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特点,进行对应的科学处置。“氯乙烯废弃后,一般用焚烧法处置。”修福荣表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如果焚烧温度低于800℃,就会造成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氯苯——剧毒物质二噁英合成的前体。“因此,我们要在专业的危险废物焚烧机构使用专业焚烧炉处置氯乙烯等含氯物质,并严格处理焚烧后产生的尾气。只有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将其排放。”修福荣表示。
(责编:孙红丽、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