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加速阜阳智造
随着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工厂建设加快,一场“机器换人”变革正在阜阳掀起。一台台功能强大的工业机器人正走上作业线,替代人完成复杂、繁重甚至是危险的工作,推动萌生了新的产业,也成为阜阳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助手。
现代工厂里的“新同事”
——全市工业机器人总量达225台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阜阳界首高新区天鸿新材料公司,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两名工人巡回穿梭监控,繁忙的生产则交给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以前,这个车间需要十多名工人,现在上马了一台机器人,仅需要两名工人操控和巡检机器即可。”企业负责人胡伟介绍,通过“机器换人”,企业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产品精细化程度也更高了。
以自动化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技术红利”替代传统的“人口红利”。近两年,一场“机器换人”的变革正在阜阳悄然掀起,工业机器人成为现代工厂里越来越熟悉的“面孔”,也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阜阳界首高新区的强旺集团实现了无人化车间,安徽金种子酒业实现了无人智能灌装,中航开乐车间里70%以上的工作由机器人完成……
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安徽江淮汽车阜阳分公司的焊接生产车间内,9台焊接机器人正在快速运转,动作娴熟、操作精准,轻松完成着原来至少20名工人的工作量。
“项目落地阜阳之初,我们就确定‘多用机器人少用人’,大量添置机器人设备,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2018年,工业机器人在我市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工业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总量达到了225台,今年有望达到260台。
跨越转型的“新产业”
——我市力争4年内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5000台
近段时间,位于颍泉区的阜阳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展示体验中心,参观者络绎不绝,演示的分拣机器人和六轴工业机器人让不少人大开眼界。
阜阳新松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总规划占地1700亩,总投资约42.5亿元。产业园一期主要建设新松机器人联合研究院、机器人金融中心、新松机器人装备制造工厂等。目前,产业园一期项目进展良好,整体工程有望在下半年投入使用。
“六轴工业机器人将是阜阳新松一期投产后的主要产品。”企业负责人介绍,六轴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引进,将加速阜阳新型工业化进程。
“机器人制造领域将有越来越多的阜阳‘智造’。”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松机器人的投产,将为阜阳机器人制造产业再添劲旅。
安徽天鹰兄弟无人机、安徽省智趣机器人、安徽麒麟机器人、安徽普华灵动机器人……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有机器人制造企业9家,产值超过1亿元。随着一家家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落地、壮大,我市机器人制造产业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进程中加速奔跑。
更大的变化也将到来。根据《阜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8年)》,我市将把机器人制造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力争到2023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5亿元(全产业链),培育3家左右的单项冠军企业,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000台,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研制企业超过10家。
来源:人民日报
页:
[1]